这是生活在琼北火山地区人们的艺术图腾。常被雕刻在屋梁上。它像“火”,像“山”,又像“人”。当地百姓说它还是“羊角”,这就是火山人的象征。
2、火山婚俗
火山地区有许多奇特婚俗,如“数缸订婚”。在当地有一首广为流传的歌谣:“嫁女不嫁金,不嫁银,谁家缸多就成亲”。这是由于羊山地区水源奇缺,需水缸存储雨水,于是水缸成了婚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,成了财富的象征,由此便有了“数缸嫁女”的习俗。还有“哭婚”,因为羊山地区生活比较艰辛,父母把儿女抚养成人不容易,因此吉日前三天晚上,出嫁女邀请姐妹、婶、嫂等到自家,尽情嬉闹之后,便一同大哭,痛骂父母将女儿“赶出”家门,父母听后,则认为女儿一片孝心,哭婚一般要连续三个晚上。直到新郎来接,上花轿时,还要轻声哭泣。除了火山婚俗,火山地区还有各种特色的民风民俗。火山地区安葬习俗也具有特色,火山地区的老人怕辛苦了一辈子,他们担心死后没一个良好的安葬之地。因此在60多岁时拿出毕生的积蓄,为自已准备了荔枝木棺板和用火山石做的石棺。然后请风水先生为自已选一块风水宝地,择一个良晨吉日,摆上酒席,邀请亲朋好友来庆祝一番,把石棺放到风水宝地安放好。这才了却了老人家一辈子的心愿。
3、火山山歌
流传于火山一带的民歌,是生活在这一地区的代代人生产生活的结晶。这些民间歌谣多用当地俗语演唱,这使一些即使是目不识丁的老百姓易懂易记并能随口唱出,他们将生活中的小事通过含蓄幽默的方式艺术化,通过直抒其意、借物抒情等手法唱出心中的感叹或表达丰收的喜悦。有反映当地生活艰苦的“南瓜一个吃几顿,配米做饭水黄黄”,有的反映许多妇女嫁到羊山地区后挑水辛苦的“只因父母含银封(红包),以致嫁侬去羊山,通年天旱缺水吃,挑水桶去觅四方”。
4、火山“公期”
春节过后的农历一月到二月期间,每个村庄都要举行“公期”活动。“公期”是海南的一种最具地方特色的文化习俗,是一年一度的区域性祭神活动。每到“公期”,家家户户杀猪宰羊,邀请亲朋好友到家里庆贺,村里还请来琼剧团、歌舞团、木偶戏等娱乐节目给生日的“公祖”和“婆祖”表演庆贺大搞祭祀活动。
5、石门与龙湫
石门,是仿造火山地区的村门而建。古代火山岩地区每个村庄都用火山石搭建石门,主要是用来防御外来入侵,或野兽侵袭,这也是一个村的重要标志。走进石门有传统习俗,跨龙门,求吉祥之说。还有男跨左脚女跨右脚的故事。
6、火山石文化展示区
火山古民居,据传,秦汉时期,火山地区人们已用火山石垒墙筑屋,已有1500多年,石木结构,屋顶铺瓦,房梁上都雕刻“人”图腾,石屋与水缸,一座由火山石(玄武岩)构建的石屋,屋前放有多个水缸。屋左右展示许多用火山石制成生活或生产的器具。这就集中再现了生活在火山岩的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的文化。
石屋全用玄武石岩块垒成,屋檐下放置了水缸。为什么要放水缸?这是因为火山岩区缺地表水,所以人们在屋檐下放了水缸,用来收集雨水。缺水时,一缸水就可以用来洗刷,洗澡。这种缸也用来装稻谷。所以当地人有把水缸当作财富的象征。流传有“嫁女不嫁金,嫁女不嫁银,数数门前缸,缸多就成亲”之说。如一家有十口八口水缸,就不愁娶不到媳妇。
龙湫,一股清泉从龙头滴入小池,称为“龙湫”,龙在火山地区是人们崇拜的瑞兽和图腾,火山地区有这么个传统,每到端午节的时候,当地民众都会过来排队摸龙头,洗龙水,以讨好兆头。水是从玄武岩层中涌出的地下矿泉水。
走进石屋,木质榨油机,竹磨,耙钩,木犁,铁揪,躺柜。躺柜是最富有家庭的生活用具。其上可以当床用,其下分成几格,可以存储重要物品。躺柜设有暗格,放置贵重物品,这就是最早的保险柜了。
石屋的周边展示石盆、石缸、石磨、石臼、石舂,石制榨汁器。其中榨蔗器颇有意义,当地种有甘蔗,用牛拉着木杆转,把甘蔗放在两个石制的圆柱形齿轮中,挤出生蔗汁,经煮蒸,烘干后成糖块、糖条。这里石文化展示区是浓缩先人的智慧,所创造石的文化。
火山石器展示
木制榨油机
7、火山神庙
火山神庙,建于道光四年(公园1824年),至今有将近200年的历史了,敬奉的是土地神,风雨神,山岭神,祈求风调雨顺,国泰民安,是火山地区人们最重要的祈福场所,此庙不同于一般寺庙建筑,而是用石头所建,没有殿堂和庭院,当地人说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神庙,因为它是一座露天神庙,“以天为房,以地为床”,是一座极为特殊的神庙。刻有“山岳配天”四字,意思是说风炉岭火山虽然海拔不高,但是在当地是最高的山,而且这个火山神庙和风炉岭火山在火山地区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很高。